吳起是軍事天才,他在魯國受命為將后,完全采取了一種新的治軍方法,他在軍中與士卒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與普通士兵同甘苦。行軍中見有的士兵負荷過重,便主動幫助分擔,碰到有病疽的士兵,他親自為其調(diào)藥,甚至以口吮其膿血。
在后來的軍事戰(zhàn)場上,士卒深感吳起之恩,個個摩拳擦掌,愿為死戰(zhàn),實際效果也證實了這種治軍方法的優(yōu)越性。應該說,在當時等級觀念尚嚴重存在著的東周社會,吳起的治軍觀首創(chuàng)了一條治軍的新思路,開辟了將帥用兵的新方法,隨著等級觀念的逐步淡化,這一治軍方法的優(yōu)越性愈益顯示出來,終于被更多的軍事將帥所接受。
吳起在魯求將時表示說:“齊寇已深,今日不是某夸口自薦,若用某為將,必使齊兵只輪不返。”他對自己的軍事才能有極高的自信。吳起率軍到達前線,兩軍相持,齊將田和派下屬張丑以講和為名,特至魯軍窺探消息,吳起將精銳之士藏于后軍,以老弱士卒相示,待客之禮甚為恭謹,張丑問起他殺妻求將之事,他驚恐回答說:“某雖不肖,曾受學于圣門,安敢為此不情之事?吾妻自因病亡,與軍旅之命適會其時,君之所聞,殆非其實?!睆埑筇岢鰞绍娊Y盟通好之事,吳起喜形回答說:“某書生,豈敢與田氏戰(zhàn)乎?若獲結成,此乃某之至愿也?!彼麑埑罅粲谲娭?,歡飲三日,從未談及兵事,臨別時又再三致意,以求和好。張丑離去后,吳起暗調(diào)兵將,分三路尾隨張丑之后。田和聽得張丑回報,以為魯國兵弱無用,將無戰(zhàn)志,全不準備,不料外面鼓聲大震,魯兵突然殺至,三路夾攻,齊兵大敗而逃。
看來,吳起的自信心是建立在他能對軍事戰(zhàn)術的熟練運用之上的,他能根據(jù)具體的戰(zhàn)場情況采取隨機應變的戰(zhàn)術策略,出奇制勝。這一次,張丑來魯營講和,入侵國與防御國無故講和,這一般是不可能的事情,吳起對對方的真實來意是有正確估計的,他將計就計,以假示敵,設下圈套,讓張丑充當虛假情報的傳遞人,他藏精示弱、舉止驚恐、自稱書生,旨在麻痹齊軍。當假情報傳給敵軍,對方還沒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其真?zhèn)魏筒扇Σ?,處于全無準備的狀態(tài)時,他集中全部兵力突襲夾攻,打了敵人個措手不及。
不拘成規(guī)、隨事成策是吳起治軍和戰(zhàn)術上的一大特色,他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地采取制勝的手段,在各種具體的特殊情況下確有應變之才。他后來在楚國變法,支持他的楚悼王死后,政敵們乘喪作亂,一齊持弓欲射殺他,他奔入王寢,抱王尸而伏,眾箭射來,傷及王尸,吳起大叫道:“某死不足惜,諸臣銜恨于王,戮及王尸,大逆不道,豈能逃楚國之法哉!”言罷而亡。不久,楚國太子繼承王位,追究射尸之罪,將追殺吳起的大臣全部捉拿斬首,滅七十余家。吳起在危難時刻的機智,也足以反映他在具體事情上隨機應變的才能。這種機變能力被用于軍事上,自然能收到出奇制勝之效。據(jù)說,吳起在魏為西河守的兩年間,運用出奇戰(zhàn)術,陸續(xù)攻取了秦的臨晉(今陜西大荔東南)、元里(今陜西澄城縣南)、洛陰(今大荔縣西南)、郃陽(今陜西合陽東南)等城,并一直攻到鄭(今陜西華縣),戰(zhàn)果相當輝煌。
吳起是戰(zhàn)國初期著名的兵家,他思維靈活,不拘常規(guī),有獨特的治軍方法和戰(zhàn)術,然而,不拘常規(guī)的思維特點使他在道德倫理領域變得不守禮教、貪權好色、性格殘忍。他才能高超、品行低劣,是一個才高無行的政治人物。
翟璜當年向魏斯推薦吳起時表示說:“臣所舉者,取其能為君成一日之功,若素行不足計也。”翟璜之言反映出他對吳起的基本估計,也表明了對吳起可以利用的明確態(tài)度,對于這類人物,高明的領導人既不是信而重用,也不是棄而不用,而是在防范中利用。
吳起是戰(zhàn)國時期的一名軍事家、政治家以及改革家,同時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兵、法、儒三家思想他皆通曉,在軍事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吳起從小過著“家纏萬貫”的生活,但是他對政治卻極為鐘愛,為了能夠踏上政治之路,便用錢財來打發(fā)人,可直到傾家蕩產(chǎn)也未能某得一官半職,被街里街坊笑話,并且受到諸多的誹謗!為了宣泄心中的怒火一氣之下殺害了30多個誹謗他的人,從此便離家!
吳起離家后拜到曾申門下學習儒家學問,但是由于母親病逝沒有回家奔喪,便被曾申認為是不孝之徒,于是逐出師門!放棄儒術之后,他侍奉過魯君,也投奔過魏國,但是他最終卻了結在了楚國!投奔楚國之后被楚悼王任命為宛城太守,一年之后又升任到了令尹(楚國最高官銜),得到楚悼王的重用之后便開始在楚國大刀闊斧地改革!吳起變法之后楚國實力大增,令各國諸侯都十分畏懼,但同時也招來了楚國貴族的怨恨!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逝世,此時楚國貴族借此機會發(fā)生兵變,在楚悼王的靈堂之上對吳起進行射殺,吳起中箭之后將其拔出插在楚悼王身上,并大喊“群臣叛亂,謀害楚王”!慌亂之中,楚悼王的尸體被射中,但是這在楚國律法中則是誅滅三族的大罪!
楚蕭王登基之后,對當初射殺楚悼王尸體之人全部斬殺,當時因此受到牽連并滅族的有70多家,而吳起的尸體被找到后還執(zhí)行了車裂之刑,而吳起變法也被宣布失敗!
孫武號稱“兵家至圣”,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吳起的稱號是“亞圣”,這在儒家里可是專屬于孟子的位置,后世把吳起和孫武并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
吳起,戰(zhàn)時思良將,魯國人就想用吳起做將軍。但是,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就有人向魯國君主進言,表示自己的擔憂。
吳起聽說了這件事兒,二話沒說,就把妻子殺了。吳起如愿當上了魯國的將軍,率領魯軍大敗齊軍。但此事也引來諸多非議。
孫武號稱“兵家至圣”,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吳起的稱號是“亞圣”,這在儒家里可是專屬于孟子的位置,后世把吳起和孫武并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
吳起是有后人的,而且,他的后人還生活魏國。
那么,吳起在魏國是娶有妻子的,并且生育有兒子,可能還不止一兩個。
是不是《史記》的記載有誤呢?
但話又說回來,吳起逃亡入楚,居然還把老婆孩子留在魏國,真是奇了怪了。
最奇怪的是,《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寫魏武侯對吳起以嫁女相試探,完全是受公叔痤的挑撥。也就是說,公叔痤是想陷害除掉吳起的小人——文中明確提到:“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害吳起,起懼得罪,遂去之楚?!?/p>
吳起的祖先是吳國王族
越國滅吳國后,一支吳國豪門大族遷居到衛(wèi)國,吳起便是這支吳人的后代,不過他現(xiàn)在是衛(wèi)國人,在魯國擔任大夫。
魏國滅不了秦國,但吳起以攻為守,一度把秦人逼得改變東進戰(zhàn)略,轉而向南發(fā)展。
吳起的特產(chǎn)有:百里香羊肉、蕎麥香醋、沙棘保健茶、開口杏核等
查閱相關歷史資料,史實記載中戰(zhàn)國吳起的字號沒有記錄或被提起,能查閱到吳起的其他稱呼為,別稱:吳子,他被后世稱為武廟十哲,武廟七十二將之一,追加尊號:廣宗伯。
他的著作《吳子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將《吳子兵法》與《孫子兵法》合稱為《孫吳兵法》,北宋時期將《吳子兵法》列入《武經(jīng)七書》中。
孫武戰(zhàn)績:和伍子胥一起攻破楚國郢都 吳起戰(zhàn)績:大戰(zhàn)七十二 完勝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