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是指巖層的相對錯動,是一種構(gòu)造現(xiàn)象,一般有正斷層,逆斷層,斷層線是指用來表示斷層的各要素的圖示,是斷面表示的方式,斷層線崖是指斷層錯動面與地面的交線
按斷層的位移性質(zhì)分為:
①上盤相對下降的正斷層。
②上盤相對上升的逆斷層。
③兩盤沿斷層走向作相對水平運動的平移斷層,又稱走向滑動斷層。
④斷層傾角為90°或近90°的為垂直斷層
巖層或巖體破裂錯開,沿兩盤發(fā)生相對移動的面,稱斷層面。斷層面有的平直,有的彎曲。
斷層面可以把它視為面上構(gòu)造以確定其產(chǎn)狀。有些斷層的位移是沿著許多密集的破裂發(fā)生的,這時斷層面就不是一個單一的面,而是一個復雜的斷裂帶。
地震的原因是地殼中的斷層線,而且會沿著斷層線發(fā)生。 斷層面與地面的交線稱斷層線,反映斷層的延伸方向和延伸規(guī)模。由于斷層面形狀及產(chǎn)狀的變化及地形的影響,斷層線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
由無定向的裂口和裂隙破壞的巖石帶,裂隙可能由礦物充填,呈網(wǎng)狀脈絡(luò),也可能大致相當于斷裂帶。同斷層相伴生的破裂帶內(nèi)充填有由斷層壁撕裂下來的巖石碎塊、碎石和斷層作用而成的粘土物質(zhì)。破碎帶也稱碎裂帶,有的被重新膠結(jié)起來形成破碎巖、斷層角礫巖等。
1、正斷層和逆斷層的區(qū)別主要在于上盤和下盤的相對程度,對于斷層來說,上盤相對降低就屬于正斷層,上盤相對上升則屬于逆斷層。
2、正斷層與逆斷層有著很明顯的區(qū)別,上盤和下盤的相對程度決定了一個斷層的屬性。通常情況下,正斷層和逆斷層的上盤趨勢呈現(xiàn)相反的狀態(tài),正斷層的上盤是相對下降的,下盤則是相對上升的;而逆斷層則是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這兩者的主要區(qū)別就在于上盤、下盤的相對程度,只要能夠分辨出就可以知道兩者的區(qū)別
正斷層:傾向與下降盤在同一側(cè)逆斷層:傾向與下降盤在兩側(cè)傾向符號:箭頭下降盤符號:2個短線,分布在傾向符號箭頭兩側(cè)
正斷層(normal fault)是指上盤下降,下盤相對上升。
斷層面傾角一般在45°以上。這種斷層多為張力或重力作用形成。(2)逆斷層(revers fault) 指上盤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這類斷層主要由水平擠壓而形成,按斷面的傾角又分為:沖斷層(斷面傾角>45°);逆掩斷層(斷面傾角在25°—45°間);輾掩斷層(斷面傾角<25°)。逆斷層的危險性更大。其突出的瞬間能量很恐怖,粹不及防。
按斷層兩盤相對位移的方向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
① 正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主要是引張力和重力作用形成。
② 逆斷層: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主要是由水平擠壓力作用形成。
③ 平移斷層: 兩盤沿斷層面走向方向相對錯動,斷層面近于直立, 主要是水平剪切作用形成的。
正斷層和逆斷層是地質(zhì)學中的概念,其中正斷層指的是由于地層拉張而形成的斷層,斷層面的上方相對下方向發(fā)生了相對向上的平移運動,即斷層面的滑動方向與傾向相同的斷層。而逆斷層是由于地層壓縮而形成的斷層,斷層面的上方相對下方向發(fā)生了相對向下的平移運動,即斷層面的滑動方向與傾向相反的斷層。因此,區(qū)分正斷層和逆斷層的關(guān)鍵是識別斷層滑動的方向。
具體識別方法如下:
1.觀察斷層面的傾向,正斷層和逆斷層的斷層面的傾向基本相同,因此僅通過傾向不能區(qū)分正斷層和逆斷層。
2.觀察斷層兩側(cè)的巖層對比,正斷層兩側(cè)的巖層相對位置不對等,上方巖層相對下方巖層有相對向上的平移運動,因此在斷層面下方可找到斷層上方的巖層;而逆斷層兩側(cè)的巖層相對位置相對對等,上下方巖層沒有發(fā)生相對位移,因此在斷層面上方可找到斷層下方的巖層。
3.觀察斷層面上的礦脈、巖層的厚度變化等特征。正斷層兩側(cè)的礦脈、巖層厚度等相對較大,而逆斷層兩側(cè)的礦脈、巖層厚度等相對較小。
綜上所述,通過斷層面的滑動方向和斷層兩側(cè)巖層對比以及礦脈、巖層厚度等特征的綜合分析,可以判斷出正斷層和逆斷層。
正斷層首先你要學會斷層的表示方法,判斷斷層的性質(zhì),是正斷層還是逆斷層;然后,根據(jù)垂直于斷層走向的方向上兩盤對應(yīng)點等值線的值(或地層的深淺)來判斷上盤和下盤:
1、如果是正斷層,等值線絕對值(深度在海拔以下前面加負號)大的或地層深的一盤為上盤(下降盤,當然,上升或下降是相對位置而言,斷層分析里有講的),另一盤為下盤(上升盤);
2、如果是逆斷層,等值線絕對值大的或地層深的一盤為下盤(下降盤),另一盤為上盤(上升盤)。不知道我講清楚了沒有,你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自己畫上幾張草圖就明白了。順便附上別人畫的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