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冶到二十三冶歸屬于中國中冶集團有限公司,他們是中國中冶集團的子公司,中國中冶歷史上是中國冶金工業(yè)部,從事各類金屬礦產品的探測及采掘。
上世紀50年代初,國家建設剛剛起步,各行各業(yè)百廢待興,急需要大量建設人才建設咱們的家園和發(fā)展咱們國家。他們轉戰(zhàn)南北,四海為家,風餐露宿,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獻給了祖國,他們就是原冶金部的“老干部”。
不管是冶金行業(yè)從業(yè)人員還是外面人都經常被一冶、五冶、十三冶、十九冶、二十二冶......等二十三個冶金建設公司的名字搞得一頭霧水,更讓人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
先說說中冶集團MCC冶建單位,原來是隸屬于冶金部,在冶金部撤銷以后,劃歸中冶集團,屬國資委管,現已并入五礦集團。寶鋼股份廠區(qū)周圍聚集了幾家冶建單位總部,五冶、寶冶、十三冶、二十冶,現隨寶鋼轉戰(zhàn)湛江,結下深厚友誼。像鞍山三冶、唐山二十二冶都為城市建設作出很大貢獻。
今天替大家梳理一下,解開這二十三家冶金建設公司的來龍去脈!
一冶
名稱: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工業(yè)路3號
公司原名稱為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伴隨武鋼建設而發(fā)展起來的。2005年12月,由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海鑫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工程技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改制為產權多元化的有限責任公司。
二冶
名稱: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內蒙古包頭市稀土高新區(qū)黃河大街83甲
是1956年國家為建設包鋼而成立的大型綜合建筑施工企業(yè),承擔了整個包鋼的重點基建技改工程建設任務。相繼參與承建了寶鋼、武鋼、首鋼、太鋼、包鋁、希鋁、連鋁、呼倫貝爾馳宏鉛鋅冶煉、大唐鋁硅鈦等幾十個大型冶金、有色、礦山工程,足跡遍及全國。
三冶
名稱: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 遼寧省鞍山市立山區(qū)建材路105號
成立于1948年,有著60余年的輝煌歷程,是新中國創(chuàng)建的第一批擁有專業(yè)配套、工種齊全、技術先進、具有綜合施工生產能力的大型綜合性施工企業(yè)。1964年正式編名為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設公司,1992年更名為中國第三冶金建設公司。從興建聞名全國的鞍鋼“三大工程”開始,相繼承建了鞍鋼、包鋼、本鋼、首鋼、酒鋼、撫鋼、湘鋼、水鋼等十幾個冶金工廠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為新中國冶金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被譽為“冶金建設搖籃”。
四冶
名稱:中國第四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節(jié)能環(huán)保集團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直門北大街42號
1965年初,為三線建設的需要,冶金工業(yè)部抽調參加過首鋼、鞍鋼、馬鋼、包鋼及富拉爾基重機廠建設的幾支基建隊伍,在蘭州組建了冶金工業(yè)部第十冶金建設公司。
1969年更名為冶金工業(yè)部第四冶金建設公司。
1979年全建制搬遷江西,參加江西銅基地建設。
1983年劃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更名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四建設公司。
1992年全建制劃歸首鋼,為北京首鋼下屬的一家全資子公司。
1995年更名為中國第四冶金建設公司。
2005年底,經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等部委的協調,北京市與江西省人民政府簽訂協議將中國第四冶金建設公司劃轉江西省屬地管理。
2010年1月,經國家工商總局核準公司名稱為中國第四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5月,企業(yè)改制重組為產權多元、國有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6月1日中國第四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運行。
2013年3月2日,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同意中國第四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加入中國節(jié)能環(huán)保集團公司。
五冶
名稱: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qū)五冶路9號五冶大廈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五冶集團),1948年,五冶的前身―遼寧撫順礦務局工事事務所在遼寧撫順建廠成立,70年代建寶鋼廠的時候去了上海一批人,從此成立了上海五冶。經歷了分離、改制與合并,于2009年12月,組建成立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六冶
名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六冶金建設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淮河路36號六冶大廈
中國六冶始建于1963年,是建設洛陽銅加工廠時組建的。二十世紀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公司先后參加了洛陽銅加工廠、西南鋁加工廠、舞陽鋼鐵公司、長城鋁業(yè)公司黃河水源工程、中州鋁廠一期等項目建設。
七冶
名稱:七冶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歸屬單位:貴州省國資委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qū)白云南路10號
七冶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七冶金建設公司,始建于1958年,先后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管理局。2000年 7月從中央劃歸貴州省管理,2008年實施企業(yè)改制重組,現為貴州省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監(jiān)管的國有獨資企業(yè),為全國500家最大經營規(guī)模建筑施工企業(yè)之一。
八冶
名稱:八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甘肅省國資委
地址:甘肅蘭州市高新開發(fā)區(qū)張?zhí)K灘800號
八冶公司成立于1955年10月,由東北轉戰(zhàn)至西北。先后隸屬于國家重工業(yè)部、冶金工業(yè)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國家有色局。隨著隸屬關系的改變,企業(yè)名稱幾經變革,但“第八冶金建設公司”的番號保持了近半個世紀。在西北地區(qū)乃至全國建筑業(yè)界,“八冶”已具有了品牌效應。2003年,八冶公司完成了重組改制,現正式名稱為“八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九冶
名稱:就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陜西省咸陽市咸紅路69號
源頭可追溯到1953年,計劃經濟時期轉戰(zhàn)南北,先后建造了國家第一個有色金屬加工基地寶雞902廠、第一個氧化鋁生產基地山東501廠、第一個碳素制品企業(yè)吉林碳素廠等當時重點工程,并且參與了人民大會堂建設。1993年劃給首鋼,06年首鋼搬遷分離,歸陜西省國資委管理,2015年成為中鋁國際子公司。
十冶
名稱: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首鋼集團
地址:北京
前身為始建于1948年的本溪煤鐵公司基建處,后劃給首鋼集團,成為全資子公司。六十多年來,所承擔的工程涉及冶金、有色、軍工、化工、電力、建材、文教、衛(wèi)生、公路、水利、民用及市政等領域。
十一冶
名稱:十一冶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歸屬單位:廣西國資委
地址:廣西·柳州·河西路28號十一冶集團
1963年:冶金部隸屬的鞍鋼建設指揮部等冶金建設隊伍的一部分,先后參加了鞍鋼、武鋼等大型鋼廠的建設,后成建制組建成“冶金部第七冶金建設公司”。
1974年:為建設廣西大廠礦務局而從貴陽揮師廣西南丹縣車河鎮(zhèn),其幡號先后為“七冶廣西指揮部”、“七冶廣西分公司”。
1980年:經冶金部批準,與七冶分開,成立“冶金部第十一冶金建設公司”,直屬國家冶金部。
1983年:國家分設冶金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我公司歸屬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并更名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第十一建設公司”。
1992年:更名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十一冶金建設公司”。
1998年:國家有色總公司改組為國家有色工業(yè)局,并組建“三大有色工業(yè)集團”(中國銅鉛鋅集團、中國鋁業(yè)集團、中國稀有稀土工業(yè)集團),我公司歸屬中國稀有稀土工業(yè)集團。
2000年:國務院調整結構、解散三大集團,我公司下放廣西地方管理,在自治區(qū)國資委成立前先后歸廣西區(qū)經貿委、區(qū)黨委企業(yè)工作委員會管理。2004年自治區(qū)國資委成立后歸國資委管理,2008年正式納入自治區(qū)國資委監(jiān)管企業(yè)。
2003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十一冶建設公司劃撥部分資產組建了新的十一冶,公司名稱先是“廣西十一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2004年: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更名為“十一冶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2009年:經自治區(qū)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更名為“十一冶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十二冶
名稱:中色十二冶金建設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鋁業(yè)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qū)勝利街282號
中色十二冶金建設有限公司始建于1964年,按冶金部指示為建設山西省恒曲縣中條山銅基地而成立,1982年搬遷至河津建設山西鋁廠,之后相繼參與陜西龍門鋼廠、中州鋁廠等。先后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現為中國鋁業(yè)公司工程技術板塊——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十三冶
名稱:上海十三冶建設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冶集團二十冶
地址:上海天河路
上海十三冶在中國建筑施工領域馳騁50余載,后承建了上海寶鋼、江蘇沙鋼、湖北武鋼、廣東鋼鐵、山東鋼鐵、江西新鋼、廣西柳鋼、張家港浦項、巴西Jerdau Acominas等國內外多項冶金建設標志性項目。隸屬于中國冶金科工集團,1999年太鋼和中國十三冶開始分化,2006年采取分立式改制模式十三冶自山西太原遷入天津,成立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5月,中冶天工下屬上海十三冶轉隸中國二十冶,二十冶下屬天津二十冶轉為中冶天工天津有限公司。所以中冶天工相當于繼承了十三冶的總部,上海十三冶繼承了名。
十四冶
名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
歸屬單位:云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昆明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始建于1964年6月,云南四大礦山的建筑安裝公司合并為云南冶金建設公司,當年12月更名為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連續(xù)多年在中國有色系統(tǒng)排名第一。2016年4月21日由云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十四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整合重組為云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十五冶
名稱: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有色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發(fā)區(qū)高新大道788號
成立于1953年,是以建筑業(yè)為主,房地產業(yè)、礦業(yè)開發(fā)和物資貿易業(yè)多元發(fā)展的大型企業(yè)集團,先后建成了湖南鉛鋅基地、湖北大冶銅基地、江西銅基地、安徽銅陵銅基地和山東祥光銅基地。先后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工業(yè)局,2000年成為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中國有色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員企業(yè)。
十六冶
名稱:廣東十六冶建設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
十六冶成立于1965年1月29日。當時冶金工業(yè)部為了加強廣東凡口鉛鋅礦和韶關冶煉廠的建設力量,在原廣東冶金建設公司基礎上組建成立“冶金工業(yè)部第十六冶金建設公司”。
1983年4月1日,經國務院[1983]53號文批準,冶金部把有色金屬企事業(yè)單位分離出來,成立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劃歸有色金屬工業(yè)系統(tǒng),隸屬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更名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第十建設公司”。
1991年11月更名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十六冶金建設公司”。
1998年4月,國務院決定解散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組建國家有色金屬工業(yè)局,又隸屬于國家有色金屬工業(yè)局。
1999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有色金屬工業(yè)管理體制實行政企分開,成立了中國鋁業(yè)集團公司、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中國稀有稀土金屬集團公司。隸屬于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
2000年6月20日,國務院發(fā)出了《關于調整中央所屬有色金屬企事業(yè)單位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撤銷三大企業(yè)集團,將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和中國稀有稀土金屬集團公司所屬全部企事業(yè)單位、中國鋁業(yè)集團公司所屬大部分企事業(yè)單位下放地方管理,十六冶也因此下放到廣東省,根據廣東省經貿委粵經貿監(jiān)督[2000]875號文,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廣州公司接收下放單位。
2001年8月2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以粵府函(2001)347號文批復,十六冶劃歸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管理。
2003年改制后成立廣東十六冶建設有限公司。
十七冶
名稱: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東路88號
成立于1957年5月。1963年5月17日冶金部決定:馬鋼建設公司從馬鋼劃出,成立馬鞍山冶金建設公司(十七冶前身),79年又劃出,主營業(yè)務資質為房屋建筑工程、冶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先后承擔了包括馬鋼、寶鋼、武鋼、萊鋼等國家主要鋼鐵工業(yè)的建設任務。
十八冶
名稱:中國第十八冶金建設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重慶市大渡口區(qū)西城大道1號
中國第十八冶金建設有限公司,是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MCC)屬下的大型骨干企業(yè),1965年,十八冶成立,主要從事冶金工業(yè)建設,配套重鋼。十八冶安裝了我國第一臺合金鋼坯連鑄機,結束了我國用蒸汽機軋鋼的歷史;僅用18個月,建成了重鋼100萬噸鐵系統(tǒng)工程;僅用35天,就將馬鞍山鋼鐵公司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連軋線建成并一次投產。2016年改制成中冶建工。
十九冶
名稱: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57號
1966年,為建設中國大西南的攀枝花鋼鐵基地,國家冶金工業(yè)部決定將在武漢承擔武漢鋼鐵公司建設的第一冶金建設公司(簡稱:一冶)分出一半,開赴攀枝花,組建十九冶,承擔即將開始的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
1966年6月1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當時稱:渡口市)成立冶金工業(yè)部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簡稱:十九冶。對外稱:渡口二號信箱),為冶金工業(yè)部直屬企業(yè)。
1969年,從十九冶劃出4000余人作為東風鋼鐵公司(攀鋼前身)的骨干。
1973年,十九冶從事礦山施工的1.4萬多人,成建制的劃歸攀枝花冶金礦山公司(簡稱攀礦)。
1981年,參加武鋼和寶鋼會戰(zhàn)的1.7萬余名十九冶職工從十九冶劃出,其中,4000余人劃歸武鋼,1.34萬人獨立建制,成立十九冶上海分公司。
1986年6月,十九冶上海分公司劃出,改組成立上海寶鋼冶金建設公司。
1992年,冶金工業(yè)部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更名為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簡稱:中國十九冶。
1998年3月,中國十九冶劃歸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管理,為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2003年11 月,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決定,中國十九冶全資子公司——上海十九冶金建設有限公司整體并入上海十三冶建設有限公司。
2006年,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實行分立式改制,組建中冶實久建設有限公司,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為存續(xù)公司;2008年,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改制為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有限公司。
2010年,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冶實久建設有限公司,組建成立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
二十冶
名稱: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qū)盤古路777號
69年中央決定建設邢邯基地,70年冶金部由二冶(時在包頭,大部分源于遼寧)抽出5000人到河北涉縣成立河北指揮部,73年6月歸冶金部管理,稱二十冶,78年9月抽調主力13000人幫助寶鋼建設(當時二十冶總人數16000人),先后參與承建鞍鋼、包鋼、武鋼、天鐵、天鋼、太鋼、濟鋼、青鋼等重大冶金工程建設。
二十一冶
名稱:二十一冶建設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甘肅省國資委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定西路211號
二十一冶建設有限公司為國家大型綜合性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yè),是一家以冶金建筑安裝、工程承包施工為主,集建筑設計研究、房地產開發(fā)、裝備制造、建設投資、生態(tài)農業(yè)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發(fā)展的企業(yè)集團。前身曾參加南昌鋼鐵、新余鋼鐵建設,1964年前往白銀參與建設白銀有色金屬公司,當時叫‘十一冶’(與現在廣西柳州的十一冶沒有關系滴),后來陸續(xù)承建了首鋼(1971年---1976年很多人留在了首鋼)、酒鋼、撫鋼、蘭鋁等300余項國家重點建設項目。
二十二冶
名稱: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幸福道16號
1978年2月在唐山正式組建,其前身為冶金工業(yè)部第二冶金建設公司唐山抗震救災指揮部。1993年更名為二十二冶。先后承建、參建了鞍鋼、本鋼、包鋼等大批國家和地方的鋼鐵基地建設項目。在施工能力方面,最強的應該就是二十二冶了,其次是二十冶、十三冶(被二十冶整合),五冶、一冶。
二十三冶
名稱: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歸屬單位: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qū)湘府東路二段208號
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先后隸屬于國家冶金部、國家有色金屬工業(yè)局,曾用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二十三冶金建設公司”、“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被世界譽為“中南高爐王”2001年1月劃歸湖南省管轄,2003年列入湖南省人民政府重點扶持發(fā)展的20家大型企業(yè)集團之一。2006年7月成為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的成員企業(yè)。
同樣的困惑也存在于鋼鐵設計院當中,中冶南方、中冶東方、中冶北方、中冶賽迪、中冶京誠、中冶長天、中冶華天等冶金設計公司也往往讓人不解其意!
其實不難!中國的鋼鐵設計院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仿蘇聯的技術而逐漸建立起來的。蘇聯援助我國建設了一大批鋼鐵生產基地,恢復了戰(zhàn)爭破壞的一批鋼鐵廠,為此,按著蘇聯專家的意見,根據重工業(yè)部王鶴壽部長的指示,在有鋼鐵廠城市里,建立了八大鋼鐵和礦山設計院,他們分別是:北京鋼鐵設計院就是總院、重慶鋼鐵設計院、包頭鋼鐵設計院、鞍山焦化耐火設計研究院、鞍山黑色礦山設計研究院、馬鞍山鋼鐵設計院、長沙黑色礦山設計研究院、武漢鋼鐵設計研究院。后來為了開發(fā)冀東礦山資源,又在鞍山礦山設計院分理出一部分人員,組建了秦皇島黑色冶金礦山設計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冶金部“九大院”。
中冶集團包括設計院:北京京誠、重慶賽迪、包頭東方院、焦耐院、北方院、中冶華天、中冶長天、南方院、中國恩菲(原有色院)、設備總院、建研院。
隨著國家的政治體制改革,國家的設計院由冶金部直屬演變?yōu)橹幸奔瘓F的子公司,名字又隨著改制而發(fā)生變化,例如北京院改為中冶京誠,重慶院改為中冶賽迪,武漢院改為中冶南方等等,秦皇島院由于經營不善而解體,成為沈陽勘察院和中冶京城的一部分。
后來,各個鋼鐵公司根據自己的技術改造任務和建設項目的實施,都相繼組建了以設計和設計管理雙重職能的企業(yè)自己的設計院,有的規(guī)模還發(fā)展得與國家院相當,例如·:鞍鋼設計院、首鋼設計院、馬鋼設計院、唐鋼設計院、包鋼設計院、攀鋼設計院、寶鋼設計院、本鋼設計院等等。
1970.05—1979.05,中國人民解放軍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今八五三農場)農工、排長、副連長、指導員;
1979.05—1979.09,天津市河北區(qū)金家窯街辦事處干部;
1979.09—1987.02,天津市洗衣機廠黨總支干事、副書記、副廠長(其間:1985.02—1987.02,在天津市河北區(qū)職工大學工管系工業(yè)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學習);
王治平,男,漢族,1953年2月生,河南南樂人,1970年5月參加工作,197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法學理論專業(yè)畢業(y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天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經濟師。
二十冶與二十三冶是中冶旗下的公司。
五礦二十三冶不屬于中冶。
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以建筑業(yè)為主業(yè)的企業(yè)
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1991年5月27日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是以建筑施工、房地產開發(fā)、礦業(yè)、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為主業(yè)的大型企業(yè)集團,先后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工業(yè)局,2001年1月劃歸湖南省管,2006年7月成為世界500強——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的成員企業(yè)。
公司曾用名“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他們都是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的成員企業(yè)。
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1991年5月27日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是以建筑施工、房地產開發(fā)、礦業(yè)、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為主業(yè)的大型企業(yè)集團,先后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工業(yè)局,2001年1月劃歸湖南省管,2006年7月成為世界500強——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的成員企業(yè)。 公司曾用名“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冶集團,英文簡稱MCC)隸屬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是中國冶金工業(yè)的開拓者和建設者,先后承擔了寶鋼、鞍鋼、武鋼、攀鋼等國家主要鋼鐵工業(yè)基地的建設任務,為中國冶金工業(yè)的發(fā)展立下了卓越功勛。作為國際知名承包商,中冶集團在海外各地開辟了廣闊市場,足跡遍及五大洲,承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和良好經濟效益的項目,受到了項目所在國的好評和歡迎。《財富》世界500強,2016年排名第290位。2019年,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位居500強榜單的第33位。
五礦集團是上市公司,二十三治是其下屬公司
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以建筑業(yè)、礦業(yè)開發(fā)經營、房地產及相關產業(yè)為三大主業(yè)的大型企業(yè)集團,先后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工業(yè)局,2001年1月劃歸湖南省管,2003年列入湖南省人民政府重點扶持發(fā)展的20家大型企業(yè)集團之一,2006年7月成為世界500強——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的成員企業(yè)。
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成立于1953年,現有總資產38余億元,從業(yè)人員2.3萬余人,其中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8000余名;業(yè)務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qū)和海外10個國家;具有國家冶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礦山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和多項專業(yè)施工承包壹級資質,以及房地產開發(fā)壹級資質;
獲國家商務部頒發(fā)的對外援助成套項目施工任務A級實施企業(yè)資格;通過了ISO9001(質量)、ISO14001(環(huán)境)、OHSAS18001(職業(yè)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獲中國工程建設社會信用AAA等級證書;認定為中國銀行、建設銀行AAA級信用用戶;榮獲“全國優(yōu)秀建筑企業(yè)”、“全國建筑業(yè)科技領先百強企業(yè)”、“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yè)”、“湖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yè)”等稱號;2006年,在全國建筑企業(yè)500強中名列第60位, 湖南省百強企業(yè)排序中列第17位。
二十三冶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屬集團公司重點骨干直屬單位,主要從事冶金、地鐵輕軌、礦山、有色冶煉、交通、能源化工、市政環(huán)保和節(jié)能減排等項目,是一家具有多種專業(yè)施工能力的綜合性現代施工企業(yè)。
二十三冶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屬集團公司重點骨干直屬單位,主要從事冶金、地鐵輕軌、礦山、有色冶煉、交通、能源化工、市政環(huán)保和節(jié)能減排等項目,是一家具有多種專業(yè)施工能力的綜合性現代施工企業(yè)。
二十三冶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歷經半個世紀以來,公司搭建了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企業(yè)發(fā)展勢頭強勁。目前擁有高級工程師10余人,其中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200余名;業(yè)務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qū)和海外的印度、朝鮮等國家;公司先后參與30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獲省部級以上優(yōu)質工程獎80多項,其中魯班獎1項,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2項,1個工法評為國家二級工法。具有國家冶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市政公用工程、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和多項專業(yè)施工承包壹級資質,獲國家商務部頒發(fā)的對外援助成套項目施工任務A級實施企業(yè)資格;通過了ISO9001(質量)、ISO14001(環(huán)境)、OHSAS
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