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然是長江水深。
鳥江是長江支流,雖然它也在叢山峻嶺的山谷中奔騰咆哮,深或可達數(shù)百丈,但終究是要向更寬更深的長江去投懷送抱的。長江有多深?以葛洲壩的178米水壩高為參照,長江從萬縣經(jīng)三峽,都是在夾岸高山間,深的地方肯定是高過上游烏江,金沙江,嘉陵江的深度的。所以,現(xiàn)在經(jīng)過移民后形成的長江深度,一定是超過烏江的。
長江的深度不一,以下是主航道水深: 宜 賓--蘭家沱
1.8米 中國的母親河—長江蘭家沱――婁溪溝
2.5米 婁溪溝--羊角灘 2.7米 羊角灘--白 尾 2.9米 白 尾--武 橋
3.2米 長江源流沱沱河以下依次為通天河、金沙江。金沙江以下,岷江口至長江入???,長2884公里(荊江裁彎取直后,縮短航程80公里,為2800余公里),通稱長江。在通稱長江的各江段又有各自的名稱。 武 橋--皖河口
4.0米 皖河口――燕子磯4.5米 燕子磯--龍爪巖10.5米 在1958年,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一帶做試驗時曾測量到江中水深30多米, 在下關(guān)浦口間曾測到40米, 在江西湖北交界處有一處叫牛關(guān)磯的地方曾經(jīng)測到103米的深度,但長江口的深度只有10米左右,有時甚至?xí)绊懙秸5耐ê健?/p>
長江源頭的沱沱河,這里是長江干流最淺的地方,平均深度只有1-1.5米深;而過了橫斷山脈以后,開始出現(xiàn)地勢高落差,有些江段水深可達幾十米;而從橫斷山區(qū)到四川盆地南部,再到重慶,這一段區(qū)域的水深相差不太大,基本在三四十米左右;到了長江中下游,地勢趨于平坦,平均水深則不超過10米。
測深儀啊。不會到現(xiàn)在還有人認為要用長桿子或繩子測水的深度吧?
現(xiàn)在的普通船舶上,都裝有測深儀,顯示船底到江底的水深,精度分米,航道測繪船上,測深儀是與定位海圖配合,測繪船航行中,就把測得的水深記錄在海圖上了。
一、主航道
宜賓(合江門)——重慶(羊角灘)…… 3.5米
重慶(羊角灘)——涪陵李渡長江大橋…… 4.0米
涪陵李渡長江大橋—宜昌(下臨江坪)…… 4.5米
其中:葛洲壩三江航道 4.0米
宜昌(下臨江坪)—荊州(四碼頭)…… 3.5米
荊州(四碼頭)——城陵磯…… 3.8米
城陵磯——————武漢長江大橋…… 4.5米
武漢長江大橋———安慶(吉陽磯)…… 5.0米
安慶(吉陽磯)——安慶(皖河口)…… 7.0米
安慶(皖河口)——蕪湖長江大橋…… 7.0米
其中:安慶南水道 黃湓閘以上 3.5米(試運行)
黃湓閘以下 5.0米(試運行)
成德洲東港 5.0米(試運行)
蕪湖長江大橋———南京(燕子磯)…… 9.0米
其中:裕溪口水道 3.0米
太平府水道 姑溪河口以上4.0米
姑溪河口以下4.5米
烏江水道 5.0米
南京(燕子磯)——江陰(鵝鼻嘴)…… 10.8米
其中:寶塔水道 4.5米
儀征捷水道 4.5米
太平洲捷水道 3.5米
江陰(鵝鼻嘴)——南通(天生港)…… 10.5米(理論最低潮面)
其中:福姜沙北水道 8.0米(理論最低潮面、試運行)
南通(天生港)——太倉(瀏河口)…… 12.5米(理論最低潮面)
其中:白茆沙北水道 4.5米
北支水道 北支進口——靈甸港 …… 維護自然水深
靈甸港—啟東引水閘… 2.5米(理論最低潮面、試運行、下同)
啟東引水閘—三條港…… 3.0米
三條港———五倉港…… 4.0米
五倉港———戤滧港…… 5.0米
戤滧港———連興港…… 6.0米
自2016年7月5日零時起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南通天生港-南京新生圩段)開通初通航道,10月份初通航道維護尺度如下:
南京新生圩—江陰大橋:利用自然水位維護航道水深12.5米。
江陰大橋—南通天生港:維護理論最低潮面下水深12.5米。
長江南京以下航道水深受季節(jié)的影響基本很小,而且江陰以下還受潮水的影響。
長江的深度不一,并且汛期和枯水期差別很大,目前是長江汛期。
以下是主航道平均水深:
宜 賓--蘭家沱 1.8米 中國的母親河—長江
蘭家沱――婁溪溝 2.5米
婁溪溝--羊角灘 2.7米
羊角灘--白 尾 2.9米
白 尾--武 橋 3.2米 長江源流沱沱河以下依次為通天河、金沙江。金沙江以下,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長2884公里(荊江裁彎取直后,縮短航程80公里,為2800余公里),通稱長江。在通稱長江的各江段又有各自的名稱。
武 橋--皖河口 4.0米
皖河口――燕子磯4.5米
燕子磯--龍爪巖10.5米
在1958年,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一帶做試驗時曾測量到江中水深30多米, 在下關(guān)浦口間曾測到40米, 在江西湖北交界處有一處叫牛關(guān)磯的地方曾經(jīng)測到103米的深度,但長江口的深度只有10米左右,有時甚至?xí)绊懙秸5耐ê健?/p>
長江的水深度不一,30~40米左右,甚至103米。
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位于東經(jīng)90°33′~122°25′,北緯24°30′~35°45′之間。數(shù)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貴州、甘肅、陜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qū)的部分地區(qū)。
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長4504公里,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其中直門達至宜賓稱金沙江,長3464公里;宜賓至宜昌河段習(xí)稱川江,長1040公里。
長江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在世界僅次于赤道雨林地帶的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扎伊爾河),居第三位。與長江流域所處緯度帶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積雖然都超過長江,水量卻遠比長江少,前者約為長江的70%,后者約為長江的60%。
長江荊州段也稱荊江,長483公里,占長江湖北段的45.5%。2013年9月,長江航道局啟動荊江航道整治工程,投資近40億元對280.5公里航道進行整治。投用后,航道水深升至3.8米,3000噸級駁船組成的萬噸級船隊可晝夜雙向通航。
150米左右
長江最深的地方就在三峽河段,無論長江三峽大壩建成前后。
三峽的第1段是瞿塘峽,長約8公里,曾經(jīng)是三峽中最危險的河段,因為這里河道的坡降最大,河流最急,三峽水庫修建以后,這里的河水才變得平緩。
三峽的第2段是巫峽,長約50公里,兩岸垂直的巖壁高出河面超過1千米。
三峽的第3段是西陵峽,長約35公里。
從巫峽到西陵峽這一段河道在三峽水庫未建成前河水的深度可以達到150~200米,其中西陵峽水深最深。
以正常的通行的航道來算,長江上游的深度約為3米;中游深度比上游深一些,大約3米多;下游深度最大,跨度也比較大最淺處4米最深處十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