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專業(yè)考研選擇還是挺多的,本專業(yè)有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方向、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方向、射頻集成電路設計方向、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方向、微電子器件方向、集成電路工藝方向、人工智能算法方向。此外電氣工程方向、電子方向、通信方向、軟件開發(fā)、計算機、自動化都可以跨考。
跟自動化沒關系。自動化偏強電一點,集成電路完全是弱電。嵌入式不太懂。
微電子,集成電路,大體分四個方向,材料器件,模擬設計,數字設計,射頻。
從難度來講,射頻最難,模擬次之,這兩個要求經驗性應屆生不是很好找工作。
數字設計需求大,上手容易,比較好找工作。
器件的話,要不然繼續(xù)讀博士,要不然轉行做數字設計,器件更適合發(fā)論文而不是工程應用。
待遇的話,西電碩士平均月薪10K出頭,華為批發(fā)價12K,像清北復交等更強勢的學校,拿SP的話16K到20K都有可能。
就業(yè)前景很好,因為國家現在急需這方面人才,待遇也很好,據說是同行業(yè)里工資最高的......只要你學的好找好工作也沒問題==只是這行對專業(yè)知識要求很高,本科畢業(yè)生一般不要,最好讀到碩士,繼續(xù)深造的也有不少.并且這個專業(yè)比較難學,學起來很辛苦,工作估計也不輕松...
我的看法大概是這樣的,對于本科而言,電子信息就業(yè)更廣泛一點,集成電路就業(yè)更專業(yè)一點。集成電路也要難學一點。你對電路設計很反感的話還是學電子信息工程稍微好一點。如果你要考碩士、博士那么兩者差別不大,可以說都一樣。關鍵還是看你學的怎么樣,學好了真的是行行出狀元!學馬克思主義專業(yè)都能年薪百萬!
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發(fā)展正處于飛速上升期,不僅缺乏技術型人才,而且對領軍人才的渴求更高,現在社會中對集成電路設計人才需求量較大,薪資水平上漲較快,職業(yè)穩(wěn)定。
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tǒng)和微電子有點相似 不同的是集成電路是工科,注重時間。微電子學是理科,注重理論。電子科技大學有微電子技術專業(yè) 是集成電路和微電子學的中間部分。這三個專業(yè)是搞硬件的,比如電腦里面的CPU??傮w來說專業(yè)不太好學的。有很多課程。電子信息工程是較寬口徑專業(yè)。本專業(yè)學生主要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廠設備信息系統(tǒng)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fā)、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tǒng)的基本能力。專業(yè)受微電子 與計算機專業(yè)影響較大。主干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息理論與編碼、信號與系統(tǒng)、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自動控制原理、感測技術等。
電路分析原理、電磁理論,天線原理,電子線路、數字電路、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基礎等
集成電路設計:按用途、功能分門別類地設計集成電路(或叫芯片),屬微電子領域。 集成系統(tǒng):是否指的是系統(tǒng)集成?如果是,哪就為達到某種工業(yè)或服務目的,將眾多的傳感器、運算、放大及其它芯片、執(zhí)行機構集成為一個系統(tǒng)。屬硬件工程(當然要軟件賦于它的生命)。 電子信息工程:那就比較廣泛,但主要是指信息的處理與傳輸,屬硬件系統(tǒng)集成也要軟件支持。
而模擬電路是專門處理模擬信號的電路,雖然數字電路是如此的發(fā)達,但模擬電路的地位也越來越不可忽視,模擬電路一般要求經驗特別豐富,一般一個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要考慮到如功耗,擺幅,增益,帶寬,溫度,轉換速率,噪聲干擾等等諸多因素,折中考慮。 一般來說,射頻和模擬集成電路都比較難,但射頻比較抽象,而模擬對經驗的要求很高,而且要求一個人的綜合問題的能力和獨特的思維能力。
工程主要是施工,實現的過程。設計是工程前期需要做好的規(guī)劃,布局,設計方案等。
哦?樓上再見~ 負責的告訴你,即使有用傳統(tǒng)的分立元器件搭建出基本電路的能力,但是該能力對于IC行業(yè)完全沒有用處,因為IC設計,不論數字模擬,和分立元件搭電路沒有一毛錢關系。
另外,請區(qū)分精英的真實含義,如果你管一個曾經被視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在今天也叫精英的話,我實在無話可說。IC設計碩士生才剛入行呢,尤其對于模擬,如果沒有成功流過片的話那不叫學過模擬設計。待遇的話,以我周圍的水平,平均數是起薪8k/m,當然做的越出色,錢越多集成電路設計:是采用半導體制作工藝,在一塊較小的單晶硅片上制作上許多晶體管及電阻器、電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層布線或遂道布線的方法將元器件組合成完整的電子電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