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會議紀要。
撰寫與編制在詞義上有相近的地方,都有描寫、記述的含義。但在實踐中,編制一般用于比較厚重、時間跨度較大的文字材料,如年鑒、史志、單項或綜合發(fā)展規(guī)劃等材料。編制耗時相對較長,投入人力物力較多。會議紀要就是対某個會議的如實記錄,用編制顯然是大材小用。
專題性會議紀要的特點是記錄專題會議的專題內(nèi)容,首先記錄參會人員,聯(lián)系方式,提出專題會議所要解決的專題議題內(nèi)容,由各方參會人員發(fā)言就專題會議議題討論,專題議題解決的建議或意見,通過集體討論對專題議題達成共識,形成會議記錄!
會議紀要是一種記錄會議過程、結果和決議的形式文件。它是會議的正式記錄,記錄了會議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以及討論的主要議題和內(nèi)容。
會議紀要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首先,會議紀要將詳細記錄會議的基本信息,如會議的名稱、日期、時間和地點。這些基本信息對于后續(xù)查閱和整理會議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會議紀要列出與會人員的名單,包括主持人、出席人員和缺席人員。這有助于明確每個人的責任和參與度,并為后續(xù)溝通提供參考。
第三,在會議紀要中,主持人會總結會議的議程和討論的各項議題。他們可能提到談話的重點、討論的結果以及達成的共識。這些記錄有助于追溯會議的關鍵決策和行動計劃。
第四,會議紀要還通常包括與會者所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可以用來指導未來的討論和決策過程。
最后,在會議紀要中,會議的結論和決策被明確記錄。這些決策可作為后續(xù)工作的指導,并提供追蹤實施進展的依據(jù)。
會議紀要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能幫助參會人員回顧并確認討論的重點、時長和結果。其次,會議紀要可以作為后續(xù)交流的依據(jù),幫助那些未能參加會議的人了解會議的情況和決策,并參與進來。此外,會議紀要還可以避免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誤解或爭議,并提供了一份清晰的文件供參考。
為了確保準確記錄,編寫者在撰寫會議紀要時必須保持客觀、簡明扼要。對于長篇幅的討論,可以采用摘要的形式進行記錄,并盡量避免主觀評價。同時,會議紀要應及時完成和分發(fā),以確保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共享。
總之,會議紀要是會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它記錄了會議的重要信息和決策,為參會人員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任務。同時,它還是交流和追溯會議內(nèi)容的重要工具,為未參會人員提供了了解會議情況的機會。因此,在進行會議記錄時,我們應該注意準確、簡潔和及時的原則,以確保會議紀要的有效性和可讀性。
及時會云視頻會議app是專為企業(yè)和公司所提供的一款互聯(lián)網(wǎng)開會軟件,在這里房主可以進行各種自定義設置,如房間密碼和重要信息記錄等,讓你們的會議變得更加便捷迅速,而且在開會時還能利用這款軟件將會議記錄下來,方便用戶自由查看哦
及時會云視頻會議提供基于云的視頻通信服務,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既方便易用又性能卓著的高效溝通體驗,適用于任何企業(yè)視頻會議、培訓、互動教學等多種形式,并可將傳統(tǒng)硬件視頻設備接入云服務,再加上豐富的共享選擇,真正實現(xiàn)隨時隨地,及時會見
可以使用騰訊會議的軟件進行記錄。
一般說來,有四條: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記得快。字要寫得小一些、輕一點,多寫連筆字。要順著肘、手的自然去勢,斜一點寫。
二要,即擇要而記。就記錄一次會議來說,要圍繞會議議題、會議主持人和主要領導同志發(fā)言的中心思想,與會者的不同意見或有爭議的問題、結論性意見、決定或決議等作記錄,就記錄一個人的發(fā)言來說,要記其發(fā)言要點、主要論據(jù)和結論,論證過程可以不記。就記一句話來說,要記這句話的中心詞,修飾語一般可以不記。要注意上下句子的連貫性、可訊性,一篇好的記錄應當獨立成篇。
三省,即在記錄中正確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簡稱、簡化詞語和統(tǒng)稱。省略詞語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記"但",省略較長的成語、俗語、熟悉的詞組,句子的后半部分,畫一曲線代替,省略引文,記下起止句或起止詞即可,會后查補。
四代,即用較為簡便的寫法代替復雜的寫法。一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筆畫少易寫的同音字代替筆畫多難寫的字;三可用一些數(shù)字和國際上通用的符號代替文字;四可用漢語拼音代替生詞難字;五可用外語符號代替某些詞匯,等等。但在整理和印發(fā)會議記錄時,均應按規(guī)范要求辦理。
會議紀要不需要什么套話,只要按照會議的具體要求,注明會議的名稱,時間,參會人員和具體會議內(nèi)容就行。
會議的內(nèi)容中按會議議程依次進行,一般領導的講話應放在前面。說明為了什么召開這次會議,強調(diào)了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然后由副職,一般成員,會議的內(nèi)容都要做簡要的,概括性的記錄。
會議紀要與專題會議紀要的區(qū)別是:前者是常規(guī)的會議紀要,后者是某一個專題的會議紀要;前者是普通的會議紀要,后者是特殊的會議紀要。會議紀要是一個單位的重要文件之一,一但下發(fā),各部門和相關人員就應當遵照執(zhí)行,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能推脫。
格式如下:
Ctrl+C如下:
**公司**項目部第二次工作會議紀要(小標宋二號)
2020年2月※日上午9時,張三董事長主持召開**公司**項目部第二次工作會議,研究如下議題:1.審議A議題;2.審議B議題。會議聽取了項目組主要負責人關于前期工作的匯報,形成了兩個會議決議,對下一階段工作作了安排。紀要如下:(仿宋三號)
一、 關于A議題
會議聽取了李四、王五、趙六、周七關于A議題的匯報,會議決定:同意**工作,要求李四**。王五做好配合工作,于*月*日前完成**材料的征集和政策咨詢,向**報告。
二、 關于B議題
會議聽取了李四、王五、趙六、周七關于B議題的匯報,會議決定:原則同意**工作當前的進度和安排,要求**工1.……2.……3.……。第一項**負責,**配合,于*月*日前向**報告。第二項**負責,**配合,于*月*日前向**報告。第三項**負責,**配合,于*月*日前向**報告。B議題下次工作會上重點討論,如果三項工作不達標,相關責任人扣除本月績效獎金15%。
三、會議強調(diào):值此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嚴峻形勢下,舉國維艱,萬事皆難,我們召開此次視頻工作會議,意義更加重大。**項目事關企業(yè)生死存亡,項目組成員要學習發(fā)揚時下共克時艱的“戰(zhàn)疫精神”,不畏艱險,加快進度,以扎實有效的工作推擠**項目更快更好的進展,體現(xiàn)我公司“發(fā)于毫末,成于蒼穹,植根大地,滋養(yǎng)萬生”的大樹精神。
主持:張三
出席: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周七
列席:※※※、※※※、※※※、※※※、※※※、※※※、※※※、※※※、※※※。
記錄:※※※。
注意事項這篇文章里有:
李科浪:如何開好網(wǎng)絡會議(附六個會議模板)會議記錄
—,概說
在會議過程中,由專門記錄人員把會議的組織情況和具體內(nèi)容如實地記錄下來,就形成了會議記錄。
會議記錄有"記"與"錄"之分。"記"又有詳記與略記之別。略記是記會議大要,會議上的重要或主要言論。詳記則要求記錄的項目必須完備,記錄的言論必須詳細完整。若需要留下包括上述內(nèi)容的會議記錄則要靠"錄"。"錄"有筆錄,音錄和影像錄幾種,對會議記錄而言,音錄,像錄通常只是手段,最終還要將錄下的內(nèi)容還原成文字。筆錄也常常要借助音錄,像錄,以之作為記錄內(nèi)容最大限度地再現(xiàn)會議情境的保證。
二,格式
會議記錄的格式分為記錄頭,記錄主體,審閱簽名三個部分。
記錄頭的內(nèi)容有:
1。會議名稱;
2。會議時間;
3。會議地點;
4。會議主席(主持人)
5。會議出席,列席和缺席情況;
6。會議記錄人員簽名。
三,要求
會議記錄的要求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速度要求,一個是真實性要求。
(一)速度要求。
快速是對記錄的基本要求。
(二)真實性要求。
紀實性是會議記錄的重要特征,因此確保真實就成了對記錄稿的必然要求。
真實性要求的具體含義是:
1。準確。不添加,不遺漏,依實而記。
2。清楚。首先是書寫要清楚,其次,記錄要有條理。
3。突出重點。
會議記錄應該突出的重點有:
(1)會議中心議題以及圍繞中心議題展開的有關活動;
(2)會議討論,爭論的焦點及其各方的主要見解;
(3)權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論;
(4)會議開始時的定調(diào)性言論和結束前的總結性言論;
(5)會議已議決的或議而未決的事項;
(6)對會議產(chǎn)生較大影響的其他言論或活動。
飛熊公司項目會議
時間:1998年9月1日
地點:公司會議室
出席人:公司各部門主任
主持人:馬燕(公司副總經(jīng)理)
記錄:祁迎峰(辦公室主任)
一,主持人講話:今天主要討論一下《中國辦公室》軟件是否投入開發(fā)以及如何開展前期工作的問題。
二,發(fā)言:
技術部朱總:類似的辦公軟件已經(jīng)有不少,如微軟公司的WORD,金山公司的WPS系列,以及眾多的財務,稅務,管理方面的軟件。我認為首要的問題是確定選題方向,如果沒有特點,千萬不能動手。
資料部祁主任:應該看到的是,辦公軟件雖然很多,但從專業(yè)角度而言,大都不很規(guī)范。我指的是編輯方面的問題。如WORD中對于行政公文這一塊就干脆忽略掉,而書信這一部份也大多是英文習慣,中國人使用起來很不方便。WPS是中國人開發(fā)的軟件,在技術上很有特點,但中國運用文方面的編輯十分簡陋,離專業(yè)水準很遠。我認為我們定位在這一方面是很有市場的。
市場部唐主任:這是在眾多航空母艦中間尋求突破,我認為有成功的希望,關鍵的問題就是必須小巧,并且速度極快。因為我們建造的不是航空母艦,這就必須考慮到兼容問題。
一,各部門都同意立項,初步的技術方案將在十天內(nèi)完成,資料部預計需要三個月完成資料編輯工作,系統(tǒng)集成約需要二十天,該軟件預定于元旦投放市場。
散會。
主持人:(簽名) 記錄人:(簽名)